首页

上海冷玫瑰女王

时间:2025-05-28 11:03:12 作者:文化中国行|从“技术集群”到“场景生态” 数字文化产业进化论 浏览量:55301

  中新网8月20日电 自然资源部20日召开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自然资源部生态修复司副司长李建中表示,自然资源部立足职责定位,不断建立健全生态保护修复制度机制、规划计划、标准规范,聚焦“三区四带”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统筹推进重点地区生态修复,“十三五”以来,部署实施的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治理面积超过1亿亩,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480万亩,整治修复海岸线近1680千米、滨海湿地超过75万亩,红树林地面积已增长至45万亩。

  李建中表示,美丽中国建设任重道远。自然资源部结合自然资源工作实际,体现自然资源工作特色,提出了开展“大美自然”建设重大行动,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务实推进。

  一是围绕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施重大行动。健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机制,做强做亮“中国山水工程”品牌,加快推进“三区四带”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加大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加强生产矿山生态修复监管。推进近岸海域生态保护修复,深入开展红树林保护修复行动。实施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协同推进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配合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

  二是科学规范实施生态保护修复。谋划开展全国自然生态资源监测评价预警工程,基于中国陆域生态基础分区和近海生态分区制定生态修复技术导则,健全生态问题诊断、实施治理、监测监管、成效评估、适应性管理等全链条技术标准体系,推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应用,防止生态修复过度工程化,坚决遏制生态修复形式主义问题。

  三是完善生态保护修复制度机制。建设多元化生态保护修复投入机制,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有关项目和活动等。完善生态保护修复促进耕地、林地、园地等布局优化的土地置换政策。健全生态保护修复全过程监管机制,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建立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公报制度。

  四是深化生态保护修复领域国际合作。积极响应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等倡议,推动全球滨海论坛、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亚洲中心合作平台建设,扩大“中国山水工程”系列宣传,传播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编辑:李岩】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碳”路先行|“能源强国·‘碳’路先行”网上主题宣传活动专题上线

在驾驶舱前方,有一块电子显示屏,模拟的是飞行期间窗外景象。随着飞艇起飞,画面也随之从机场地面变为高空中的蓝天白云。体验过程中,记者感受全程都很平稳,但设计师说,真正的飞行员在训练期间面对的状况要复杂得多。

中国首个“全国生态日”到来

威海4月24日电 (杨胜武 王娇妮)阳春四月,山东威海临港区的设施农业大棚里热火朝天。上善堂基质蓝莓基地的十余亩蓝莓进入采摘期,沉甸甸的果实挂满枝头,新鲜诱人。

新质生产力、新型消费、新型能源体系……看中国经济“新”动力

3月22日凌晨,民警在一公寓楼内打掉一处简易GOIP窝点。据了解,刘某等3人用手机和音频线组成简易设备,由境外的诈骗分子远程操控手机,拨打诈骗电话。由于此类电话一般不会被标记为境外电话,因此导致民众放松警惕,上当受骗。

全国各地扮“靓”城市欢度国庆

习近平强调,要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不懈奋斗。

朝中社:韩国无人机“入侵平壤”?朝鲜公布最终侦察结果

南非国家公路局日前宣布,非洲大陆最高桥梁门塔图大桥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由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南非分公司承建。南非国家公路局南部区域经理彼得森表示,门塔图大桥的施工技术难度高,项目顺利开工得到南非政府及业界的广泛关注。中企为南非的基础设施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